13萬億后,廣東經濟怎么拼?南方財經系列報道解碼廣東向“新”力

2024年01月27日 14:00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2023年,廣東成為全國首個突破13萬億元的省份,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fā)展的成績單:從不斷優(yōu)化的經濟結構,到不斷涌現的新產業(yè)、新模式、新動能,已然傳遞出廣東經濟強大的活力、韌勁和潛力,經濟第一大省的新質生產力正加快涵養(yǎng)和壯大。

為解析高質量發(fā)展廣東路徑,南方財經推出《廣東向“新”力》系列報道,現集中刊發(fā)如下。

“含金量”:13萬億GDP背后的發(fā)展嬗變

過去一年,廣東經濟發(fā)展不僅呈現出“穩(wěn)”“進”“好”的特征,經濟發(fā)展也更具“含金量”。

13萬億元的經濟總量,即便在全世界的經濟體中也能排進前十名。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zhí)行會長彭澎認為,作為開放前沿、外貿依存度高的“世界工廠”,廣東面臨比其他省份更大、更直接的沖擊,如此成績實屬不易,“廣東每增長0.1個百分點,都必須比其他省份同比創(chuàng)造更多經濟增加值,難度可想而知。”

因此,透視廣東經濟,我們既要看到量的增長,又要看到質的提升。

(點擊下圖閱讀詳情)


“含新量”:科技與產業(yè)如何互促雙強?

從傳統制造到新智造,從傳統模式到新業(yè)態(tài),處處彰顯廣東的“含新量”。

比亞迪打破合資品牌的壟斷格局,創(chuàng)下中國汽車年銷量最高紀錄,連續(xù)兩年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SHEIN斬獲2023年全球購物類APP下載量冠軍,其創(chuàng)造的數字化柔性小單快反模式,深刻改變了世界服裝快時尚行業(yè)的格局。

數據亦能看出廣東經濟的“含新量”。截至2023年,廣東省區(qū)域創(chuàng)新綜合能力連續(xù)7年全國第一;全省研發(fā)經費支出約4600億元、占地區(qū)生產總值比重達3.39%;高新技術企業(yè)超7.5萬家,居全國首位。有了新技術、新產業(yè)、新業(yè)態(tài)的支撐,廣東經濟韌性十足,潛力十足。

(點擊下圖閱讀詳情)


“含綠量”:13萬億GDP背后躍動“綠色因子”

在2024年廣東政府工作報告中,“綠”字出現了22次,生態(tài)、制造、能源、消費、金融等重點工作之前均不同程度冠上了“綠色”定語。

自1985年提出“5年消滅荒山,10年綠化廣東”以來,廣東全省森林覆蓋率已從約20%提升至超50%,成為全國最“綠”省份之一。在工業(yè)領域,截至2023年6月,廣東已累計創(chuàng)建國家級綠色工廠304家、綠色工業(yè)園區(qū)11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yè)59家,綠色制造名單總數居全國之首。

落筆于青山綠水之間,這不僅僅是一串數字,更是“兩山論”在南粵大地的生動實踐。廣東何以成為全國最“綠”卻最“吸金”的省份?在新時代背景下,“綠美廣東”如何與新質生產力充分耦合?本報道用四大算式解析廣東經濟“含綠量”。

(點擊下圖閱讀詳情)


“新質能”:經濟第一大省“穩(wěn)與進”的平衡術

經濟總量站上13萬億元的背后,是廣東在各個領域持續(xù)深化改革開放的成果。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推進科技創(chuàng)新強省、人才強省建設,縱深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這些在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被重點提及的工作,折射出廣東持續(xù)深化改革的魄力。

一個現實的問題是,在經過連續(xù)十幾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后,廣東GDP的增長曲線已逐漸趨于平緩。在經濟總量突破13萬億元之后,廣東下一步要更上一步臺階,就需要進一步挖掘更大的經濟發(fā)展?jié)撃堋?/p>

而經濟的深入挖潛,就是要將此前的短板變成“潛力板”,繼而鍛造成長板,這也是廣東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

(點擊下圖閱讀詳情)


關注我們

无码av免费毛片观看一区二区,欧美亚洲国产人成aaa,国产精品无码不卡无码不卡,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 亚洲激情国产激情在线 | 午夜在线不卡精品国产 | 日本最新免费新一二三区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