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易妍君 廣州報道
春節(jié)假期前被熱炒的貨幣ETF繼續(xù)發(fā)布停牌公告。
2月5日盤前,華泰貨幣ETF、華安貨幣ETF、嘉實快線ETF、廣發(fā)貨幣ETF、華泰天天金ETF、融通貨幣ETF等9只貨幣ETF陸續(xù)發(fā)布公告,向投資者提示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及停牌事宜。
這9只貨幣ETF均于2025年2月5日開市起停牌至當日收市。
此前一個交易日,即1月27日,上述9只貨幣ETF紛紛大漲,出現(xiàn)較大幅度溢價,并在當天臨時停牌。
據(jù)Wind統(tǒng)計,1月27日,在二級市場上,華泰天天金ETF、融通貨幣ETF、廣發(fā)貨幣ETF分別上漲了9.21%、6.05%、5.67%。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近期由于場內資金集中買入,導致部分貨幣ETF出現(xiàn)了較為罕見的大漲,這可能是春節(jié)前資金管理需求的集中爆發(fā)所引發(fā)的。處于觀望狀態(tài)的權益投資資金,節(jié)前可能出于尋求“避風港”的需求,將資金轉向穩(wěn)健工具鎖定短期收益,規(guī)避不確定性風險,也助推了貨幣ETF的需求。
需要注意到的是,“對于一些流通份額較少的貨幣ETF來說,其價格容易受到短期資金的沖擊。如果有資金買入可能會快速推高其二級市場價格,制造出短期較大幅度的波動,而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在市場情緒的驅動下,有投資者盲目跟風進一步加劇價格波動。但這顯然是非理性的投資行為,投資者應當了解貨幣基金的收益特性,勿將其當作短期投機工具。”他進一步談道。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連續(xù)兩個交易日發(fā)布停牌公告的貨幣ETF均為迷你基金,且大多數(shù)產品的資產規(guī)模已不足1000萬元(截至1月27日)。
這些貨幣ETF的成交金額也較小,其中,有6只產品1月27日當天的成交金額在700萬元以下,另外3只產品的成交額在一千萬元以上。
此外,針對節(jié)前部分貨幣ETF出現(xiàn)的價格異動及停牌現(xiàn)象,華泰證券資管指出,停牌旨在從根本上保護投資者利益。
“貨幣ETF的短期價格波動主要受市場交易行為、交易量及流通盤規(guī)模等因素影響,當前部分貨幣ETF的二級市場價格已顯著高于基金份額參考凈值,形成較大溢價。”華泰證券資管提醒廣大投資者,此類溢價可能導致較高的投資風險,投資者應理性看待市場波動,避免盲目追高,以免遭受重大損失。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亦提醒,貨幣ETF的價格通常圍繞基金份額凈值波動,投資者需要注意市場波動風險、流動性風險、折溢價風險等等。比如,溢價交易可能會對投資者造成潛在損失。
“貨幣基金的本質是較低風險、較強流動性的現(xiàn)金管理工具,不應將其視為短期的投機工具,投資者應明確此類產品的定位,避免盲目跟風。”該人士進一步分析,高溢價意味著風險的增加,其二級市場上價格的漲幅依靠資金助推,一旦資金撤退,價格大概率將會回落,如果投資者追高入場,很可能受到損失。因此,面對異常波動時,建議投資者保持冷靜和謹慎,切勿盲目跟風,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