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楊松 鄢子為 編輯丨鄢子為
海爾集團放招,將一家上海公司收入囊中。
2月16日,其宣布,已與新時達實控人簽署協議,取得其持有的10%股份及19.24%的表決權。
標的股份轉讓價格約為19.61元/股,海爾共購入6630.6萬股,交易價款合計為13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后,海爾將成為新時達的實際控制人。
此外,海爾還計劃參與新時達的定增項目,兩筆交易,共計要拿出25.2億元。
“新時達是一家綜合能力相對齊全的機器人廠商,產品涵蓋伺服驅動、機器人等。”
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所長盧瀚宸告訴《21CBR》記者,這算是一個較好的并購選項。
落子迅速
海爾開出的價碼,很誘人。
消息公布前,新時達股價為10.15元/股。海爾的買入價為19.61元/股,溢價90%收購,相當有誠意。
2月6日,其專門注冊了一家公司“青島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開展并購交易。該公司尚未開展經營活動,實際控制人為海爾。
來源:卡奧斯
其落子迅速,十天后,已簽完協議、發布消息,拿下控制權。
并購交易完成后,卡奧斯工業智能將持有新時達29.24%表決權。它還計劃斥資超12億元,以7.99元/股的價格,包攬新時達定增項目,以鞏固控制權。
屆時,其將直接持有新時達2.19億股,占總股本的26.83%,算下來,平均成本是11.5元/股。
標的公司創建于1995年,產品種類齊全,包括智慧電梯、伺服驅動、變頻調速、機器人和工業控制器等。
來源:新時達
2024年1至6月,其電梯控制器業務出貨量全球第二,SCARA(特殊類型的工業機器人)出貨量全球第四,躋進工業自動化行業頭部。
海爾和新時達,早有接觸。《21CBR》記者查詢到,新時達2021年財報提及,向海爾提供柔性機器人產線。
“雙方在業務上有協同,軟硬件結合,高效完成部署,是一個看得見的方向。”盧瀚宸認為。
只是,新時達業績低迷,預計2024年虧損1.85億至3.67億元,自2022年至今,累計虧損額超過16億元。
對于新成員,人事層面,海爾已有所謀劃。
新時達董事會共有9名成員,含非獨立董事6名、獨立董事3名。據公告,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有權提名5名非獨立董事及3名獨立董事,董事長由董事會選舉產生。
派人進駐并提升業績,需要長期努力。短期內,新時達的投資者已吃到紅利。
巨頭即將入主的消息,推動新時達股價上漲,其連續拿到兩個漲停,截至18日收盤,市值達到81.5億元。
做大平臺
海爾并購新時達,是為其工業互聯網平臺“卡奧斯”鋪路。
“卡奧斯平臺具備的大數據、大連接、大模型的能力,將與新時達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產品和技術,形成深度融合。”官方新聞稿稱,雙方將協同發力,為千行百業提供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卡奧斯平臺成立于2017年,類似工業互聯網領域的Windows系統,糅合海爾近40年制造經驗,尤其是在小規模定制方面的能力,并向外輸出。
該平臺由海爾老員工陳錄城掌舵。他今年56歲,科班出身,畢業于濟南大學機械制造專業。
“與大企業共建,與小企業共享。”
陳錄城如是總結平臺的商業模式,即在與大企業共建平臺的同時,把積累的工業機理模型和產業發展經驗,與中小企業共享。
具體來看,卡奧斯“操作系統”,可支持一批企業搭建大數據庫、流程監測等基礎平臺,降低工業互聯網的投入成本和使用門檻,避免其走彎路。
比如,卡奧斯平臺為德國改裝品牌羅倫士打造了一個智能園區,總投資5億元,使其擁有每年5000臺整車定制產能和1萬套核心零部件的生產能力。
來源:卡奧斯
其還協助青島啤酒,打造了一座“燈塔工廠”,使其客戶訂單的交付時間和新產品開發時間降低50%,定制化啤酒的份額和營收分別增加了33%和14%。
2019年,卡奧斯平臺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200.63億和2.37億元。之后,其撤出海爾智家報表,不再披露業績。
卡奧斯平臺已有上市動作,于2024年9月在青島證監局進行了輔導備案,開啟IPO進程,暫無新消息。
官網稱,該平臺估值超164億元,品牌價值達1028億元。
整合資源
海爾集團資金實力雄厚、并購經驗充足,有能力接盤新時達。
其2024年營收達到4016億元,利潤總額為302億元,同比增長13%。
“在機器人這種高端裝備領域,大家都想做些布局。”在盧瀚宸看來,三大家電集團中,美的已將庫卡機器人收入囊中,格力通過自研方式切入,海爾著墨較少。
此次交易完成后,海爾腳步加快,直接獲得一家機器人上市公司。
其將擁有7家上市公司,剩余6家分別是做家電的海爾智家,制造電競裝備的雷神科技,保險中介眾淼控股,大健康行業的盈康生命、海爾生物和上海萊士。
集團有豐富的并購經驗,最近一筆大交易,是以125億元收購上海萊士20%股份,成為其實際控制人。該交易已于2024年6月完成交割。
背靠年營收4000億海爾,新加入的新時達,對業績前景充滿信心。2月17日,其同步發出《未來三年股東分紅回報規劃》,以示信心。
出資并購,這個家電巨頭有意做大旗下“數字經濟產業”板塊。
1月,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在演講中特意提到數字經濟產業,稱“抓住AI時代機遇,讓數據成為新經濟生產力。”
集團援引工聯院數據稱,預計2024年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增加值規模為1.53萬億元,較2023年增長10.7%。
“入股新時達,將提升卡奧斯在工業互聯網生態領域的領先優勢。”海爾稱。
如何實現更好協同,吃到紅利,考驗海爾團隊的能力。
圖片來源:海爾,除標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