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預期下滑、研發受阻,阿爾茨海默病市場再遇寒冬?

2025年03月27日 16:37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韓利明
更重要的是對于風險人群的干預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韓利明 上海報道

日前,FirstWord PHARMA發布消息稱,衛材正在下調Leqembi(lecanemab)的銷售預測。去年3月,衛材預期Leqembi在2027財年的銷售額約為5000億日元(約33.3億美元),而如今的預期在 2500 億日元到 2800 億日元之間(約合 16.65 億美元 - 18.65 億美元)。

圖片來源:FirstWord PHARMA官網

Leqembi即侖卡奈單抗,是衛材/渤健聯合研發的、全球首個針對AD(阿爾茨海默病)病因的突破性靶向藥物。2023年7月,侖卡奈單抗獲美國FDA完全批準上市,成為2003年來首獲FDA完全批準的AD新藥,也開啟了AD治療跨入“對因治療”新時代。

對于此次下調銷售預期的原因,相關資料顯示,一方面考慮到美國市場的推廣延遲,以及從各地區推出情況中獲得的經驗教訓;另一方面則基于競爭態勢、流行病學數據和品牌認知度(BBM)滲透率進行情景分析,同時考慮下行風險。

而就在衛材下調侖卡奈單抗銷售預期之際,一款靶向錯構的細絲蛋白A(FLNA)的AD新藥宣布Ⅲ期研究失敗。這無疑為原本就挑戰重重的AD藥物研發與市場前景,再度蒙上一層陰影。

下調銷售預期的背后

作為一種進行性、不可逆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長期以來,阿爾茨海默病難以通過藥物手段進行長效控制,患者面臨缺醫少藥困境。預計到2050年,全世界由阿爾茨海默病引起的癡呆患者將增加到近1.39億人,社會和家庭的護理負擔將顯著增加。

隨著侖卡奈單抗、禮來的donanemab(多奈單抗)先后獲美國FDA批準,用于治療早期AD患者,數據預測,在新療法的推動下,AD藥物治療市場將以20%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速增長,到2030年,8個主要國家的市場規模預計合計137億美元。

但面對龐大的患者群體和市場藍海,衛材已多次下調侖卡奈單抗的銷售預期。2024年11月,衛材宣布2024 財年侖卡奈單抗的銷售預期從565億日元(約合3.76億美元)下調至 425億日元(約合 2.83 億美元),其中美國銷售預期從 435 億日元(約合2.89億美元)下調至265億日元(1.76億美元)。

根據衛材在今年2月披露的2024財年Q3業績報告,2024年4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侖卡奈單抗的全球收入達到296億日元(約合1.97億美元),同比增長超2000%。衛材預計該藥的2024財年收入有望實現425億日元的預期目標。

在中國,侖卡奈單抗于2024年6月底上市,報告期內已創造了28億日元(約合0.19億美元)的收入。有接近衛材的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考慮到樂意保(侖卡奈單抗在中國市場的商品名)的定價,其市場銷售已超出預期。”

不過,也有行業分析師向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雖然目前藥物治療指南已經把侖卡奈單抗寫了進去,但是比如像AD確診的‘金標準’PET影像檢測和腦脊液檢測目前都面臨復雜、成本居高不下且侵入性強;同時,約20萬元的年治療費用下,考慮到存在的不良反應比如淀粉樣蛋白相關影像異常(ARIA)導致的腦水腫或者腦出血,這款藥實際應用的效果目前也存在著比較大的爭議,整體從市場化角度來看仍需要進一步觀察。”

“在市場競爭與管線沖擊方面,考慮到面臨禮來等銷售渠道更強大的大藥企的未來競爭,隨著其他阿爾茨海默新藥的臨市,企業調低自身的銷售預期也是情有可原的。”上述行業分析師補充。

從藥物價格來看,公開資料顯示,侖卡奈單抗國內定價為每瓶2508元[規格為200毫克(2毫升)/瓶]。該價格相比此前海南博鰲先行先試區的價格低四分之一,且與美國、日本的醫保價格相當。根據患者體重的不同浮動,推薦劑量為10毫克/公斤,每兩周使用一次。以此測算,一個體重為60千克的患者需要的藥量為600毫克,約3瓶藥物,單次使用花費約7500元,月治療費用約為1.5萬元,年治療費用約18萬元。

作為對比,2024年12月在中國獲批上市的多奈單抗,目前尚未披露其在國內市場的價格,不過禮來中國在3月26日宣布該款藥物正式納入廣州定制型商業健康保險“穗新保珠江藥安心”的創新藥械保障目錄。根據多奈單抗在美國的定價,達到每瓶 695.65美元,年治療費用達到3.2萬美元。

面對包括多奈單抗在內的市場競逐,衛材也在加速AD領域的市場布局。2025年1月,FDA最新批準了侖卡奈單抗的每月維持劑量為10mg/kg,通過靜脈注射(IV)給藥。此外,衛材還推出了侖卡奈單抗的皮下注射劑型,PDUFA日期為2025年8月31日。

今年3月14日,衛材發布公告顯示擬邀約收購EcoNaviSta Inc.。衛材方面認為,EcoNaviSta的Life Rhythm Navi可能成為其癡呆平臺的核心解決方案之一,有必要通過將 其設為全資子公司來實現迅速且靈活的決策,以便利用兩家公司的優勢創造更多的協同效應和利益。

研發困境與多元探索之路

在老齡程度加深的當下,從治療方法等方面攻克阿爾茨海默病刻不容緩。但由于AD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使其難以跨越研發“死亡谷”。根據美國藥物生產與研發協會發布的研究報告,僅2000-2017年間,全球累計在阿爾茨海默病藥物上的研發投入就超過6000億美元,失敗的臨床藥物超過300種,失敗率高達99.6%,占所有藥物研發失敗率首位。

公開資料顯示,FLNA(細絲蛋白A)與Aβ蛋白、tau蛋白被認為是導致AD的三大元兇。Simufilam作為目前AD領域中唯一一款FLNA靶向藥物,3月25日,Cassava Sciences表示,Simufilam用于治療輕度至中度AD的Ⅲ期REFOCUS-ALZ研究未能達到主要終點,宣告研發失敗。

盡管挑戰之大,業內對該領域的藥物研發依然充滿期待。“隨著我國生物醫藥創新發展,下一個國產‘十億美元分子’必須要出現在一個大賽道,而且是難治疾病,期待能出現在帕金森癥或者阿爾茨海默病賽道,這是全人類目前還沒有攻克的領域。”上述分析師表示。

目前,諾和諾德、禮來等多家跨國藥企也在探索GLP-1類藥物在腦健康疾病中的應用。在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國際會議(AAIC)2024年會上公布一項2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諾和諾德開發的利拉魯肽能夠保護輕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并通過減緩大腦中對記憶、學習、語言和決策至關重要的部分的萎縮,在治療一年后使患者認知能力下降幅度降低了多達18%。但該臨床試驗未達主要終點。

藥物之外,AD領域的數字療法也在發展。作為2025年首支在港交所上市的新股,腦動極光在招股書中透露,國家衛生健康委已與腦動極光達成合作,計劃在未來5年內幫助超過2100家公立醫院建立認知中心,這將有力促進未來五年中國認知障礙數字療法市場的發展。

不過,上述分析師指出,目前數字療法在領域里面,從商業模式上來看還是處于一個比較前期的“場景搭建”階段,主要的挑戰還是在于如何讓支付方買單(如保險、C 端、醫院等),但目前還沒有看到一個商業模式上跑得比較好的企業,像腦動極光在醫院端的收入持續性以及利潤率,如果單純依靠政策來打強心針,是比較有挑戰的。從整個行業來看,截至目前市場教育成本仍然很高,在應用場景上,基本上大家還都處于探索階段。

“從全球范圍來看,鑒于阿爾茨海默患病機制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未來的治療可能會圍繞多種機制的聯合用藥。”但該分析師認為,目前老年人多重用藥的情況已經很嚴峻,在此背景下,更重要的是對于風險人群的干預。

“阿爾茨海默病的疾病信號會提前15-20年出現,根據來自柳葉刀的權威研究有多達40%以上的阿爾茨海默病是可以在MCI(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及臨床前階段等干預的黃金窗口期被逆轉及延緩的。”上述分析師解釋道。

關注我們

无码av免费毛片观看一区二区,欧美亚洲国产人成aaa,国产精品无码不卡无码不卡,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在线看片一区二区 | 日本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 久久五月丁香激情综合 | 中日韩AV综合在线 |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 中文乱码精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