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舒曉婷 北京報道
“中國低空經濟發展勢頭不僅得益于政策層面的支持,也受益于巨大的市場潛力與本土日趨成熟的航空產業生態系統?!?泰雷茲中國區首席執行官魏天睿(Thierry Weulersse)近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
近年來,低空經濟成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中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推動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這是低空經濟連續第二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在政策層面備受重視的同時,低空經濟的市場潛力也不容忽視。根據中國民航局的預測,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
“巨大市場潛力的釋放,需要完整的產業鏈支持其全面健康發展,”魏天睿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伴隨新型基礎設施加速布局、監管體系持續完善、多領域商業應用加速落地,航空領域的成熟與初創企業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機遇。
低空經濟是在低空空域內(通常為1000米以下,根據實際需要可延伸至不超過3000米),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為主體,以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等多場景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商業活動或公共服務領域融合發展的一種綜合性新經濟形態。
泰雷茲是一家總部位于法國巴黎的歐洲上市企業,專注于航空、航天、網絡與數字等高科技領域,在全球擁有8萬多名員工,遍布68個國家和地區。迄今,泰雷茲進入中國市場已60余年。
(泰雷茲中國區首席執行官魏天睿 資料圖)
歐洲人工智能專利創新的領跑者
《21世紀》:你認為創新對于高科技企業有何重要性?
魏天睿:創新是奠定未來發展的戰略基石,也是驅動持續增長的關鍵路徑。在集團130年的發展歷程中,創新始終根植于泰雷茲的DNA,推動我們以現實應用場景和需求為牽引,不斷投入技術研發,持續為航空航天、網絡與數字領域提供關鍵性解決方案。
《21世紀》:泰雷茲在保持創新與市場競爭力方面進行了哪些努力?
魏天睿:依托全球視野與業務布局,泰雷茲持續深化本地創新生態系統與可持續發展。首先,泰雷茲集團以強大的研發實力為根基。我們在全球擁有30000名研發技術人員,每年投入超40億歐元研發資金用于關鍵創新領域,包括人工智能、量子技術、6G和網絡安全。目前,泰雷茲擁有累計超過21000項專利和專利申請。2025年3月,泰雷茲第12次榮登科睿唯安(Clarivate)評選的年度“全球創新百強榜單?”,也是連續入選該榜單時間最長的法國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泰雷茲自2019年以來每年保持均40項新專利或專利申請,這使我們成為歐洲關鍵系統專利創新的領跑者。
此外,泰雷茲還積極融入中國的創新體系建設,通過深化本土研發與構建協同創新的合作伙伴關系,推動可持續的技術進步。泰雷茲致力于成為中國創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我們的本土研發中心持續為客戶提供創新解決方案。2023年年末,泰雷茲中國兩家全資子公司獲評北京市外資研發中心認定,進一步彰顯了泰雷茲賦能中國未來發展的長期承諾。
泰雷茲深信協同創新的力量。以泰雷茲在空管領域的合資企業——北京華泰英翔空管技術有限公司(BEST)為例,在泰雷茲和中方伙伴的共同支持下,借助全球實踐經驗與本土洞察的雙引擎,華泰英翔開發出適合本地需求、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空管自動化系統等產品,服務于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青島等中國最繁忙的空域。
展望未來,依托中國雄厚的人才儲備、蓬勃的市場活力與優質的創新環境,泰雷茲將持續強化創新能力。
中國為加速技術迭代提供理想環境
《21世紀》:對于全球布局的高科技外資企業來說,中國市場有何吸引力?
魏天睿:中國是泰雷茲重要的業務增長市場。中國展現出的數字化轉型速度、對新興科技的開放姿態以及規模化落地能力,為泰雷茲這樣的跨國企業創造了獨特的合作發展機遇,提供了加速技術迭代、鍛造市場導向型解決方案的理想環境。此外,中國卓越的人才庫為泰雷茲提供了高技能的 STEM 專業人士,從而為我們在航空航天、網絡與數字安全等關鍵領域的全球創新能力注入新鮮活力與多元視角。
《21世紀》:泰雷茲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在華航空業務有何亮點?
魏天睿:泰雷茲與中國航空業的合作可追溯至1964年。在過去的60年中,泰雷茲見證并深度參與了中國航空業的跨越式發展,為中國客戶提供覆蓋空中交通管理、航空電子、機載娛樂、模擬機與培訓、航電維修服務等核心航空業務領域的多元解決方案。
泰雷茲是中國空管系統主要供應商之一。泰雷茲的空管系統協助管理著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香港等在內的最繁忙空域。在航空電子領域,泰雷茲為國航、南航、東航、海航等多家干線和支線航空公司提供解決方案。目前,已有4500多架中國客機裝備了泰雷茲的航電產品或解決方案。在機載娛樂(IFE)領域,泰雷茲在中國現役寬體飛機市場份額約為50%。在模擬機與培訓領域,泰雷茲通過先進的模擬機,為中國直升機飛行員培訓提供支持。
伴隨中國加速邁向世界航空強國之列,泰雷茲將持續以數字化創新為驅動力,打造應對未來挑戰的前瞻性解決方案,助力中國構建更安全、更智慧、更綠色的航空未來。
《21世紀》:展望未來,泰雷茲在華航空業務有何規劃?
魏天睿: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這為泰雷茲開展航空航天、網絡與數字等核心業務提供了重要機遇。在航空領域,泰雷茲將繼續加強既有合作伙伴關系,通過戰略合作與合資企業等形式,深化空中交通管理、航電等核心業務場景的在華合作根基,提供以客戶為中心的解決方案。
繼2024年收購科巴姆(Cobham)航空航天通信公司后,我們正在加速拓展在航空器互聯與通信領域的業務布局。2024中國航展期間,泰雷茲與空陸互聯(SkyFive IFC)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共同推進5G地空通信技術在華的本土部署,支持中國航空市場對于航空機載互聯日益增長的需求。
伴隨中國飛機制造產業的不斷發展,我們希望深化與中國商飛(COMAC)的合作,為中國商飛未來的寬體客機提供一流的航電技術和解決方案。同時,在中國極具領先優勢的新興空中出行領域,泰雷茲也將充分發揮在飛行控制系統、航電、無人機交通管理等領域的技術專長與實踐經驗,在低空經濟、城市空中交通生態系統方面與中方伙伴積極開展合作。
低空經濟市場潛力釋放需要產業鏈支撐
《21世紀》:中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推動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這是低空經濟連續第二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請問,你如何看待中國低空經濟發展勢頭?
魏天睿:中國低空經濟發展迅速,勢頭非凡。 2024年中國航展上展出的先進無人機技術、革命性eVTOL設計等創新產品,讓我印象深刻。這些展品展示了中國在構建新型城市空中交通體系方面取得的進步。
我認為,中國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勢頭,不僅得益于政策層面的支持,也受益于巨大的市場潛力與本土日趨成熟的航空產業生態系統。
《21世紀》:中國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將為相關企業帶來哪些新的機遇?
魏天睿:據中國民航局的預測,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有望達1.5萬億元,2035年有望擴大到3.5萬億元。巨大的市場潛力需要完整的產業鏈支持其全面健康發展。伴隨新型基礎設施加速布局、監管體系持續完善、多領域商業應用加速落地,將為航空領域的資深與初創企業創造更加廣闊的發展機遇。
對于泰雷茲而言,通過與沃飛長空等本土創新企業的緊密合作,我們致力于將自身全球技術專長,精準對接中國低空經濟的發展需求,特別是在飛行控制系統和無人機交通管理兩大領域,為中國低空經濟行業提供可落地的解決方案。
《21世紀》:推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落地的過程中,你認為存在哪些痛點?有何建議?
魏天睿:盡管低空經濟蓄勢待發,但無人機與eVTOL如何安全融入現有空域管理體系仍是尚待解決的關鍵議題。網絡安全則是另一個重大隱憂。由于高度依賴網絡、數據互聯的天然特性,eVTOL與無人機應用容易受到網絡威脅,從而危及飛行安全。
展望未來,要實現低空產業的“起飛”,我認為需要構建全面的、國際化、開放共贏的戰略格局,更需要行業參與者、學術界、監管機構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