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焦文娟 北京報道
“如果說上半場的電動化是改善性的,那么智能化的下半場是顛覆性的。”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今日在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
王傳福透露,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47%,增長了12個百分點,而且連續多個月超過了50%。2024年,在新能源滲透率上升浪潮中,比亞迪以427萬輛的成績超越上汽集團,登頂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冠軍。
“新能源汽車已在市場中占據主流地位,今年行業滲透率進一步提升。”王傳福預測。2025年1月至2月,比亞迪依舊以累計銷量62.3萬輛穩坐第一。
王傳福認為,在智能化的下半場,其變革更快,可能就是2到3年。“以前我們用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來衡量行業的發展速度,從今年起還要用高階智駕來推動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王傳福在百人會論壇現場表示。
對于智能化的重視,從比亞迪今年開年的動作可見一斑。今年2月開始,比亞迪頻頻打出技術牌,包括天神之眼全民智駕、靈鳶系統、超級e平臺的兆瓦閃充技術和首搭在仰望U7上的云輦-Z,從“技術魚池”中撈出技術釋放,在智駕、車生態和電動化上全面發力。僅在2025年3月,比亞迪將會舉辦7場新車及技術發布會。
在競爭加速的智能化戰場,用技術引領行業變革是比亞迪的邏輯。為了追擊智能化,在去年1月比亞迪夢想日上,王傳福曾表示:“比亞迪將在智能化方面投入1000億元,沿著整車智能的技術路線引領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帶來更多行業領先的技術成果,加速汽車工業的變革。”
2024年,比亞迪研發投入已經達541.61億元,同比增長35.68%。規劃千億砸向智能化后,比亞迪還在擴充工程師團隊,也幫助比亞迪迅速補齊智駕短板。2024年比亞迪的研發人員達12萬人,同比增長18.24%。
如果說比亞迪的智能化技術突破是補齊短板,并試圖引領行業競爭風向,那么出海則是其為未來發展正畫出的第二增長曲線。
王傳福認為,中國汽車出海的底氣在于技術領先,“我國新能源汽車無論是技術產品,還是產業鏈,領先全球大概3至5年,應把握這個窗口期,堅持開放創新,以更高層次的綠色技術和產品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在優勢互補、開放合作中出海又出產。”
王傳福在現場表示,中國不僅在電動化方面引領全球,在智能化方面也持續探索并引領全球。對此,比亞迪正在向該方向突破。有媒體報道,王傳福曾在日前的一場小范圍講話中提到,比亞迪計劃在2026年至2027年將智能化技術輸出到海外。
王傳福在百人會論壇現場提及,2024年,比亞迪在海外的首個乘用車基地已投產,在海外10多個國家和品牌進入了全品牌前十。2024年,整車出口前十的企業中,比亞迪以41.7萬輛的銷售量位居前列,同比增長71.8%。
為了在2025年持續發力出海,比亞迪以融資的方式準備了充足的資金。3月11日,比亞迪完成了435億港元(約56億美元)H股閃電配售。根據公告,比亞迪此次融資的主要用途將用在三個方面,包括技術研發的深化、海外市場的擴張以及資金流動性的補充。
比亞迪在財報中提到,2025年,比亞迪在海外市場將持續拓寬產品矩陣,加速完善海外多區域產能布局及銷售網絡搭建。
超越豐田成為全球第一車企曾經是王傳福的希望,現在在大踏步邁向海外的路上,比亞迪還在持續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