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藥”屢禁不止,監管“利劍”如何斬向黑色利益鏈?

2025年03月31日 14:44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韓利明
藥品不是普通商品,它承載著生命的重量和健康的希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韓利明 上海報道

日前,央視新聞曝光湖北武漢部分醫院、藥店、藥販子與參保人聯手進行“醫保套現”的黑幕,再次將“回流藥”推到聚光燈下。

在這一非法購銷鏈條中,藥販子打著“高價回收”的幌子,誘導參保人使用醫???,從醫院或藥店購買藥品,再轉手賣給他們以換取現金。隨后藥販子將所得藥品銷售給藥店、診所等,而后這些藥物又經由藥店等渠道再次流向患者。

毫無疑問,這些“回流藥”不僅騙取國家醫保資金,危害全體參保人的利益,而且藥品質量本身也難以保證。此外,“對涉事產品、相關銷售受到影響的藥企利益是一種直接傷害,破壞了局部市場秩序?!笔锥坚t科大學國家醫保研究院原副研究員仲崇明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

“這種行為不是走深化醫改、市場興旺的陽光大道,而是走作奸犯科、中飽私囊的羊腸小道?!敝俪缑鬟M一步解釋,“這種行為使包括國談雙通道、集采在內的惠民政策執行變了味道,對于正當的醫藥產業、參保患者來說,是一種盜竊行為;對涉事藥店來說,破壞了高質量發展與合規性。”

根據國家醫保局披露的最新消息,武漢市醫保局已依規暫停新洲區涉案5家醫療機構的醫保結算,中止醫保服務協議。同時,相關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已被立案調查,多名藥販被刑事拘留。武漢市市場監管部門表示將對全市藥店開展專項整治。

“回流藥”屢禁不止,且大案頻發

綜合日前央視新聞對武漢“醫保取現”“高價收藥”事件的報道,藥販子以6至7折回收參保人用醫??ㄙ徺I的處方藥,包括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等。而藥店為完成銷售業績,配合提供在線“電子處方”,大開“醫保套現”方便之門。

這些藥販子收購的“回流藥”流向何方?通過追蹤發現,部分藥品流入武漢新洲區舊街中心衛生院等基層醫療機構。這些醫療機構在沒藥用的背景下,靠藥房人員找私人購買,經多個中間人層層加價將“回流藥”賣給患者。此外,“回流藥”也流向新洲區的私人診所和藥店。

隨著該事件曝光,國家衛生健康委表示對此類違法行為保持“零容忍”態度,將協同醫保、藥監等部門,責成武漢等地壓實屬地責任,加強對醫療機構穿透式監管,持續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

事實上,“回流藥”給醫?;饚砭薮髶p害,一直都是醫保部門打擊的重點,但仍有上億元的大案頻發。2024年年初,央視“焦點訪談”曝光了一起涉案金額高達2億元的“回流藥”騙保黑幕。

該起案件中,一級藥販教唆引誘特慢病人用醫??ㄔ诙嗉裔t院開出報銷比例高的醫保藥品,低價購買后轉給普洱、西雙版納的二級藥販,二級藥販再寄給昆明的三級藥販李某新,李某新囤積足量后寄給最大買家深圳張某英,張某英通過這個非法利益鏈條最終從正規的藥店把醫保藥銷售出去非法獲利。

在這一張跨地域的巨大騙保網絡中,警方抓獲26名犯罪嫌疑人,查封藥品倉庫八處,在昆明李某新的出租屋里,查獲高達9噸3000多個品種的非法倒賣藥品。經統計,全案涉案價值達2億元,昆明李某新一年的時間就非法獲利2000多萬元。

參與“回流藥”,后果如何?2024年4月,國家醫保局發文強調,個人以騙取醫療保障基金為目的,利用享受醫療保障待遇的機會轉賣藥品,接受返還現金、實物或者獲得其他非法利益,造成醫?;饟p失的,暫停其醫療費用聯網結算3個月至12個月,并處以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如涉案金額較大、情節嚴重,還會構成詐騙罪而鋃鐺入獄。

針對“藥販子”,相關監管部門也重拳出擊。202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等聯合印發了《關于辦理醫保騙保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明知系利用醫保騙保購買的藥品而非法收購、銷售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定罪處罰;指使、教唆、授意他人利用醫保騙保購買藥品,進而非法收購、銷售,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以詐騙罪定罪處罰。”

就目前的監管體系而言,倒賣醫保藥為何屢打不絕?仲崇明分析,“一是法律懲戒規定仍然不夠嚴厲,執行不夠嚴格,對大案小案都要管,都應抓落地。二是社會群眾認知欠清晰,對于‘回流藥’無論是伙同做案還是將就購買,都是不合法的。三是醫保監管大數據、辦案線索的梳理,需要常態化、精細化,經驗發揮和前景研究非??善?。四是一些由此產生的所謂輿情,在學理法理上站不住腳,結合宣教需做得更徹底?!?/p>

仲崇明強調,要堅決堅持“回流藥”治理,堅定做好秩序維護,最講認真、較真;鼓勵法人、員工、群眾積極舉報,抬高這種行為的做案風險與成本,維護風氣。同時,嚴格執法、聯合執法,做好行業宣傳和社會宣教,多講道德、公共利益文化。此外,對典型重點的涉事藥企、產品,合理發揮醫保集采、支付標準調整等,發現經濟學合理性。

以藥品追溯碼賦能全過程監管

在欺詐騙保行為之外,“回流藥”讓廣大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國家醫保局也曾發文提示“回流藥”的危害,包括有的藥販子把真藥賣給零散用藥的小診所,再把真藥盒里裝上假藥賣給藥店,如此以假亂真,如患者不慎服用,不僅影響治療效果,更有可能危及生命。

此外,也有很多藥販子把臨期的或已過期的藥品從原包裝中拆出來,再裝入新藥盒。患者只能看到新藥盒上的新日期,并不知道自己吃的是過期藥,如此張冠李戴,輕則延誤病情,重則誤人性命等;有的藥販子在拆解重組“回流藥”過程中,劑量規格、藥品種類往往產生混淆。一些精神類麻醉鎮痛類特殊藥物,甚至被當成毒品轉賣給年少追求新奇的孩子們。

藥品不是普通商品,它承載著生命的重量和健康的希望。針對“回流藥”,國家醫保局數字化監管平臺的信息化建設正在進一步完善,通過全面推廣藥品追溯碼信息查詢工作,推動“應采盡采、依碼結算、依碼支付”,實現“賣藥必掃碼,買藥可驗碼”,提升藥品監管效能,筑牢藥品安全防線。

藥品追溯碼是每盒藥品的唯一“電子身份證”。一盒藥品的追溯碼,只應有一次被掃碼銷售的記錄,若重復出現多次,就存在假藥、回流藥或藥品被串換銷售的可能。

2024年11月,國家醫保局已首次通過藥品追溯碼對假藥、回流藥“亮劍”。彼時公告顯示,通過對各地上傳的藥品追溯碼開展分析,發現11個省份46家醫藥機構疑似存在復方阿膠漿的藥品串換、回流藥、假藥等線索情況。

隨著2025年1月1日起正式開始藥品追溯碼的監管應用,截至2025年1月16日,全國已累計歸集追溯碼共158.06億條,全國定點醫藥機構接入88.09萬家,接入率達94.7%。

追溯碼落地的整個鏈條是一個從藥品生產到流通、再到銷售和使用的全過程監管體系。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治研究與創新轉化中心主任鄧勇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追溯碼落地的整個鏈條涉及多個環節和參與者,藥企作為藥品生產的源頭,負責為藥品生成和打印追溯碼,并上傳到追溯系統中。流通企業負責藥品的采購、儲存、運輸和銷售等環節掃描追溯碼,確保藥品在流通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而藥店是藥品銷售的終端環節,在銷售藥品時需掃描追溯碼以驗證藥品的來源和合法性。消費者作為藥品的最終使用者,可以通過掃描藥品包裝上的追溯碼或者通過追溯系統平臺的查詢功能,了解藥品信息,有助于消費者避免購買到假冒偽劣藥品。

多地醫保部門也發布通知顯示,如果通過掃碼發現倒賣假藥、劣藥、回流藥等涉嫌欺詐騙保行為,可以投訴舉報。比如,珠海市醫保局明確表示,一經查證屬實,將按規定給予獎勵,最高20萬元。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向消費者推廣了追溯碼。

關注我們

无码av免费毛片观看一区二区,欧美亚洲国产人成aaa,国产精品无码不卡无码不卡,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日本乱码伦十八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欧美 | 婷婷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 | 欧美v亚洲v中文v日韩v专区 |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观看 | 久久在国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