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觀察│外資搶灘登陸?前海崛起全球資本“戰略支點”

2025年03月31日 19:23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歐雪,陳思琦
外資由前海入華,投資中國的動力更為多元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歐雪 陳思琦 深圳報道

全球資本再平衡下,外資入華正在出現新的變化信號。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與科創活力,正成為跨國公司加倉布局的核心驅動力。

去年,深圳新設外資企業數量全國第一。今年前2月,前海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1%,占深圳全市比重超六成。

外資企業有進有出、有增有減。周期性的變化之下,一些新的信號正在顯現。

此前,國際上常以比較優勢分析中國投資優勢。而今,投資中國的動力更為多元,它包括了新產業鏈的集聚效應、投資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窗口效應。

由此,外資企業扎根中國、輻射全球的戰略支點正在形成中。經由前海入華,外資先后布局跨境電商、生物醫藥、先進制造、人工智能等產業,無不折射出中國產業升級與全球資本流動的同頻共振。

全球資本再平衡,外資先聲已至

今年3月,相關機構調查稱,機構投資者正以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從美國股市撤資,向歐洲和中國股市轉移,出現全球資本再平衡現象。

股市投資敏捷而迅速,股權投資亦是潮涌先聲。今年1~2月,前海新增外商投資企業372家,同比增長81.5%。其中,新增港資企業295家,增速85.5%,“含港量”爆表印證了前海作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第一站”的定位。此外,前海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也同比勁增31%,達到54.03億元,占深圳全市比重超六成,其中,來自新加坡的投資18.65億元,來自英國的投資超過1億元。

中國資產吸引全球投資者邏輯的演變。此前,國際上常以比較優勢分析中國投資優勢,看中的是勞動力紅利和市場潛力。而今,投資中國的動力更為多元。

一是新產業鏈集聚效應。“未來三年計劃新增20個海外倉,重點還是在歐美、東南亞,目標覆蓋全球90%的跨境電商熱點地區。”易達云EDA集團產業投資負責人王齊成說。他所在的公司于2020年正式落地前海,看中的是前海跨境電商物流的優勢,尤其是試點“跨境數據流動便利化”,允許企業合規傳輸海外倉儲數據,提升了供應鏈響應速度。

跨境電商集聚使得頭部“大賣”、平臺和服務商正在搶灘前海。前海2024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突破了1200億元大關,增速超100%。亞馬遜、拼多多、雨果跨境、徠芬科技、遞四方等160多家企業落地該合作區。

二是投資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窗口效應。DeepSeek等引發了投資于創新并可能形成周期性動力,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目光。今年以來,前海吸引小薯商業管理、嘉道谷投資、安格利華國際商貿、晶浩二期私募股權等一批外資項目落地。

“嘉道谷將其成立的第一支綠色低碳QFLP基金設立在前海,以規范化的股權投資基金形式為境外資金投資境內股權資產提供通道。”嘉道谷投資創始人龔虹嘉提到,目前正在籌劃香港地區高等院校科研產業化項目在內地成立產業合作基金。

“QFLP試點等政策讓我們能更高效地引入境外資本,投資優質項目。”前海萬匯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周光耀稱。萬匯資本自2016年注冊成立,去年在前海設立晶浩二期基金,目前已成功助力康方生物、來凱醫藥等企業取得突破性進展。

實際上,深圳的歷史也是外商投資的變遷史。從早期的“三來一補”,到金融保險業首家引入外資,再到提升金融市場國際化水平,打造“全球投資首選地”,并為中國引入外資注入新內涵。

縱觀經由前海入華的外資,萬匯資本積極布局生物醫藥、先進制造、新能源,晶浩重點挖掘生物醫藥、新能源、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嘉道谷則聚焦于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環保和現代農業、職業教育、創新科技,無不折射出中國產業升級與全球資本流動的同頻共振。

全球投資首選地,戰略支點形成中

多家外資企業在采訪中向記者透露,前海在跨境金融、現代物流、科技創新等領域的國際合作前沿布局,為其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萬匯資本將繼續立足于前海,繼續以‘FOF+直投’的方式,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三位一體’深度布局。”周光耀表示,通過在三大經濟帶與當地知名基金合作,共同挖掘全國生物醫藥、先進制造、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優秀企業。

“易達云將以前海為戰略支點,打造‘全球智慧供應鏈標桿’。”王齊成說,將投入1.5億元研發智能物流系統,推動“AI+智能倉”在倉儲管理中的應用,目標實現全流程自動化率超70%。

今年1月,來自新加坡的星展銀行增資近16億元,收購總部位于前海的深圳農商銀行股權,將持股比例提升至19.4%。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鄭思禎對媒體表示,“前海深港協同優勢明顯,外資企業和銀行可以充分利用香港國際金融體系與前海創新政策,實現低成本的業務擴張。”

“前海形成了金融、科技、物流巨頭扎堆的產業生態圈,像匯豐區域總部、大疆研發中心等標桿項目的落地,產生了強大的‘以商引商’效應。”深圳外商投資協會會長郭小慧總結道。

今年3月,深圳宣布將在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擴大開放,力爭全年實際利用外資500億元以上。

由此,以高水平開放對接中國高質量發展,深耕中國市場的外資有了更持續的支點。

“通過構建‘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前海完全有能力成為外資企業扎根中國、輻射全球的戰略支點。”郭小慧表示。

國際化營商環境,全鏈條協同生態

“我們在設立晶浩二期基金時,從提交資料到審批完成,只用10多天。”周光耀說。

與傳統的“成本洼地”模式不同,前海正在打造一個更高級的服務生態——這里不是簡單的稅收減免,而是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政策基礎設施”。

在稅收領域,前海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行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在前海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稅負超15%的部分給予補貼。“港澳e站通”可讓港澳企業和居民一站式開辦前海企業。“外資直通車”服務專班對重大項目實行48小時響應。前海還加快建設百萬平方米產業載體,對重點外資項目提供最高30%租金補貼。

前海獨創的“香港+”模式實現了深港協同“1+1>2”的良好效果。深港規則銜接創造出獨特的制度空間,讓港企注冊時間壓縮70%,仲裁效率提升10倍。

郭小慧認為,前海允許港企享受“港人港稅”、18個領域專業資格互認,讓香港青年創業者能實現“上午注冊下午開業”。王齊成表示,依托前海-香港“1小時物流圈”,公司貨物可通過香港國際機場48小時內通達全球。

王齊成認為,前海已形成跨境電商、金融科技、供應鏈服務等全鏈條協同生態,便于集團快速對接上下游合作伙伴。

周光耀也表示,前海毗鄰香港,萬匯資本能夠充分利用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資源,加強與香港金融市場的深度合作與融合,為跨境金融業務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就在3月,由前海管理局常務副局長黃曉鵬率隊的前海代表團分赴西班牙巴塞羅那、馬德里和瑞士蘇黎世,密集拜訪當地政企商代表、參觀創新基地和國際展會,出海“雙招雙引”步履不停、力度不減。

據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前海將高標準建設跨境電商、融資租賃、財稅服務等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實際利用外資將達200億元以上。

關注我們

无码av免费毛片观看一区二区,欧美亚洲国产人成aaa,国产精品无码不卡无码不卡,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日韩AV在线免费不卡 | 亚洲色大成网站韩国黄 | 色色激情国产精品 | 五月天激情视频在线 | 日本欧美在线α免费 | 在线观看不卡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