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國企“投資于人”:一把手下場“搖人”,優化“引育用留”全鏈條

2025年03月31日 16:27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伍素文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伍素文   廣州報道

3月以來,廣東持續吹響引才集結號。一個頗為明顯的信號:國企已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蓄水池。在此前舉行的“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首場大型招聘活動,現場提供的5.12萬個崗位中,有超過1萬個崗位需求來自廣東各級國企、中央駐粵企業。此前廣東國資系統在一次會議上強調,要將今年的招聘活動全部納入“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提高對各類人才的吸聚能力。

眼下正值“金三銀四”的傳統招聘旺季,各家國企仍在陸續釋放用人需求。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發現,今年多名企業一把手、高管親臨招聘會現場,在向“新”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廣東國企對新產業崗位的需求大增,迫切需要能夠帶領行業發展的領軍人員,以及各行業頂尖的科技研發人才。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投資于人”,明確要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于人”、服務于民生,支持擴大就業、促進居民增收減負、加強消費激勵,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熱議。從人力資本的角度看,當一個經濟體由低收入階段向高收入階段演進,都會經歷人力資本結構的梯度升級,且一般要早于國民收入的躍升。

尤其在進入數字和智能時代的今天,人力資本的投資與回報的綜合效益更為顯著。各行各業都需要高層次,高素質的人才才能跳脫傳統產業的低水平競爭。廣東國資國企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一方面是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的需求,另一方面,人才隊伍建設是國有企業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國企改革的多項任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圍繞人才這個第一資源,國企招兵買馬、人事改革雙管齊下。

高端科創人才備受青睞

從政府到國企,一把手、企業高層親自下場“搖人”,成為“百萬英才匯南粵”招聘活動上的生動一幕。

比如,廣晟控股集團董事長呂永鐘、廣州數字科技集團董事長黃躍珍、翠亨集團董事長李鋒等在展位上親自面試,與求職者面對面交流;廣新集團黨委副書記黃家合、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等在現場作匯報和推介。廣州工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景廣軍亦在3月25日現身集團在華工舉辦的2025年春季首場招聘會。

如此大陣仗、高規格的招聘會并不多見。作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中堅力量,國有企業近年的招聘需求圍繞企業戰略所需,更圍繞地方產業所需加快攬才。

根據廣晟控股集團發布的招聘公告,2025年廣晟的校招人數維持在2000人的規模,但崗位需求有結構性調整。在新產業崗位上,需求從去年的90人增至240人,涉及人工智能、機器人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數字化、新能源、新材料等專業。其中,機器人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是今年明確點出的專業。

“今年,我們早早啟動了2025年校招計劃,為迎合企業發展的需要,校招崗位主要聚焦在科研管理、技術研發、人工智能運維等方面。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重點領域希望實現突破。”廣晟控股集團招聘人員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說。

如此大手筆攬才以及崗位需求變化,與更加重視科創引領的企業戰略緊密相關。圍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要求,廣晟去年起實施電子信息領航、先進材料競先、綠色環保轉型、智能制造升級、資本運作賦能、汽車配件聯動六大重點工程,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產業本質躍升。

如今,廣晟旗下電子信息板塊的代表企業風華高科,從被動元器件轉做高端電阻電容產品;旗下制造業板塊代表企業佛山照明業務從家居照明延伸到了車燈照明、船舶照明、機場照明等新興領域,向高攀登的過程中愈發求才若渴。

3月31日,廣州水投集團正式啟動2025年校園招聘。隨著AI與智慧水務融合進入深水區,這家水務領域的廣州市屬國企將今年校招的崗位聚焦在科研管理、技術研發、人工智能運維等方面。

廣州水投集團人事部門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2024年校招季,我們共吸引了3.8萬份簡歷,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00%;簽約人員中,優秀應屆高校畢業生招收比例從2023年的32.86%上升至53.13%,人才質量有了顯著的優化。今年,根據行業趨勢和企業發展需求,我們的崗位將全部聚焦在業務線、技術線。”

而在社招上,亦不乏面向專家型技術人才的高薪崗位。廣州工控集團春招公布超1200個職位,其中人工智能科學家、高級數字化運行專家年薪高達120萬元;廣汽研究院作為廣汽集團的研發樞紐,在智駕相關的多個崗位上以百萬年薪吸引技術專家,彰顯廣汽力爭三年內躋身全球智駕第一陣營的決心。

讓人才“請得進、用得好、留得住”

在廣東這場大型春招中,北大博士岳秋宇是無數前來應聘的名校生之一。在面對各種企業拋出的高薪“橄欖枝”,他最終選擇入職中山市屬國企翠亨集團。“我比較看重職業路徑和發展平臺。晉升途徑要清晰明確,我們才有干勁、有奔頭。”他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說。

國有企業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有干勁的人才隊伍?著眼點在人,落腳點應在機制。進一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尤其是在人才培養、晉升、激勵等關鍵環節,在深化三項制度改革上做加法。

據了解,為優化青年人才培養機制,廣州水投集團每年從新入職員工中選拔25%的優秀高校畢業生納入管培生計劃,通過“一人一策”的個性化培養方案,結合導師帶教、跨部門輪崗等培養方式,提升管培生綜合素質。培養期間建立全程跟蹤機制和綜合評估,選拔表現優異者充實集團總部關鍵崗位,為干部人才隊伍儲蓄“源頭活水”。

“發現人才”提早鎖定,這個環節也越來越被前置。廣州數科集團是廣州數字經濟龍頭國企,近期招募人工智能、數據要素、低空經濟、衛星互聯網、大模型算法、國際認證等領域60個崗位300職位。不久前,該集團接待了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的學生團到總部參觀,這些學生多是大三在校生。

近年來,廣州數字科技集團還深化與清華、北大、上交、哈工大、中大、華南理工等知名院校間的戰略合作機制,與高校在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技術、網絡安全、半導體方向共同培育“卓越工程師”,為企業發展蓄能儲才。

廣晟控股集團的博士總人數已達到百人量級。為強化對各類人才的支持,該集團依托學習與創新中心、黨建培訓中心、職稱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和肇慶、佛山、韶關、老撾等實訓基地,為青年人才持續賦能。同時,著力建設有利于各類人才安居樂業的軟環境,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在人才激勵與職業發展機制上,央國企加強探索,通過多元化路徑激發組織活力。譬如,廣新集團將每年11月18日定為“廣新集團科技人才日”,在科研管理上為科技人才“松綁賦權”,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梁”“當主角”;廣晟建立健全更加靈活的選人用人機制,加大對優秀年輕干部的選拔和使用;廣州數科集團完善人才激勵“四能”機制,即機構能分能合、干部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薪酬能高能低。

此外,一些央國企還推進實施骨干科技人才工資總額單列、薪酬保護,將激勵成效與企業領導班子年度綜合考評掛鉤……各類國企運用激勵政策“工具箱”,激發青年人才動力活力。

優化“引、育、用、留”全鏈條,以一流的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調動干部職工的積極性,打造“想干事”“能干事”的氛圍環境,國企才能真正成為創新涌動的熱土、人才成長的沃土,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關注我們

无码av免费毛片观看一区二区,欧美亚洲国产人成aaa,国产精品无码不卡无码不卡,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亚州欧州日本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精品卡通动漫 |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 在线观看AV官网 | 亚洲性爱视频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