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費國海
3月28日晚間的一紙公告將創意信息(300366)推向風口浪尖。這家深陷訴訟泥潭的上市公司正式公告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實錘落地引發資本市場強烈震動。截至4月2日午間收盤,公司股價四個交易日累計下跌近30%,總市值蒸發逾10億元,超3.2萬戶股東遭遇"悶殺"。
信披違規或面臨處罰
事實上,這場監管風暴早有預兆。回溯創意信息發展軌跡,2022年與川綜能簽訂的3.64億元采購合同猶如一顆定時炸彈。在僅收到3898.8萬元貨款后,創意信息不僅遭遇巨額欠款,更在后續維權過程中屢屢受挫——成都中院2024年8月駁回起訴,四川高院10月維持原裁定,終審敗訴的結果迫使公司全額計提3.25億元壞賬準備。盡管公告聲稱"不會對利潤產生負面影響",但市場用腳投票的反應已說明一切。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證監會立案調查恰發生在合同詐騙案司法程序終結五個月后。法律界人士分析,監管層介入可能針對公司在合同糾紛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完整性存疑,特別是涉及3.64億元重大交易的后續進展披露是否合規,將成為調查重點。若最終認定信披違規,公司將面臨行政處罰,而受損投資者則可據此主張民事賠償。
3月28日前未賣出可索賠
翻開業績賬簿,創意信息的經營頹勢早已顯露端倪。2020至2023年累計虧損達13.33億元,2024年預告顯示歸母凈利潤續虧4800-7200萬元,扣非虧損更擴大至3.43-3.67億元。持續六年未能止血的業績,疊加此次立案調查的監管利空,令公司基本面雪上加霜。二級市場上,公司股價自2023年高點已跌去68%,市值蒸發超25億元。
針對此次事件,廣東環宇律師事務所徐越惠律師指出,在2025.03.28(含當日)及之前買入并沒有賣出,在2025.03.29及之后賣出或繼續持有的投資者,均可通過"索賠通"公眾號或"AI索賠通"小程序提交身份證復印件、賬戶信息及交易對賬單等材料進行維權登記。專業律師團隊將根據證券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對符合索賠條件的投資者啟動訴訟程序。
當前正值年報披露季,創意信息事件再次為資本市場敲響警鐘。隨著注冊制改革深入推進,監管層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持續加碼。對于遭遇類似情況的投資者,及時保留交易憑證、關注監管動態、借助專業法律渠道維護自身權益,已成為應對資本市場風險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