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費國海
2025年3月22日晚間,山東聯創產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創股份”證券代碼300343)一紙公告揭開長達八年的財務造假黑幕。因收購標的公司上海鏊投虛構營收利潤、連續五年財報造假,聯創股份被證監會山東監管局頂格處罰60萬元,相關責任人被終身市場禁入。消息披露后,公司股價次日暴跌超15%,近五日累計跌幅達28%,投資者損失慘重。目前,維權律師已啟動訴訟立案程序,呼吁符合條件的股民盡快加入索賠。
監管重錘定音 五年財報成“假賬”
山東監管局調查認定,聯創股份的財務造假始于2016年。其全資子公司上海鏊投為完成業績對賭,通過體外資金循環、虛構交易流水等手段虛增營收及利潤,致使2017年至2019年期間的定期報告及收購文件嚴重失實。這場跨越三年的造假行為,直接導致聯創股份在2017年股價峰值時市值虛高近50億元,數萬投資者被誤導入場。
盡管公司辯稱“歷史問題已整改”,但監管文件明確指出,時任董事長、財務總監及上海鏊投原實控人構成共同違法。除對公司罰款60萬元外,兩名核心責任人被處以終身及五年證券市場禁入,其余高管合計罰款超百萬元。業內人士指出,這是新證券法實施后,監管部門對歷史遺留造假案件的“穿透式追責”典型。
股價“腳踝斬” 投資者索賠窗口開啟
造假曝光后,聯創股份股價在2022年11月21日單日跌停,此后兩年內市值蒸發超70%。截至2025年4月2日午間收盤,其股價已從2022年高點18.7元跌至4.03元,投資者深陷虧損泥潭。
廣東環宇律師事務所徐越惠律師表示,其團隊代理的首批索賠案件,已于2025年3月獲濟南中院受理,標志著司法救濟通道正式開啟。
徐越惠律師表示,在2017年9月30日至2022年11月20日期間買入聯創股份且未全部清倉,并在2022年11月21日后賣出或繼續持有的投資者,均可主張索賠。即便當前仍持有股票,只要符合區間條件,仍可依據揭露日后的賬面浮虧參與訴訟。
目前,投資者可通過“索賠通”公眾號或“AI索賠通”小程序提交損失預登記。徐越惠律師強調,索賠材料需包含身份證復印件、證券賬戶信息表及對應區間股票交易對賬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