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知名私募機構發布月度觀點,圍繞創新藥、人形機器人、市場風格變化及投資策略展開深入分析。機構普遍認為,當前市場面臨多重不確定性,投資者需保持理性,聚焦業績增長明確的領域,同時警惕概念炒作帶來的風險。
人形機器人惹爭議
進化論資產認為,人形機器人通用化時代的到來可能會非常慢,遠低于大家的想象。該機構指出,人形機器人的ChatGPT時刻可能就是當“大腦-小腦-控制系統”能夠打通,才是大爆發的開始,而二級市場往往會因為過度樂觀而大幅透支了股價未來的空間。
相聚資本則表示,最近圍繞人形機器人在資本狂熱與技術攻堅下的爭議,一級市場上關于人形機器人的討論火熱。但無論分歧如何,一個共同的認知是,AI和人形機器人都需要長期的投入,不是今年投入明年就能見效的快餐式投資。信心、耐心以及持續的投入都是不可少的。該機構指出,在二級投資上,要分清,哪些機會是基于概念和未來想象空間的炒作,哪些則是有實實在在的估值和業績的提升。
與此同時,創新藥領域的討論熱度也在升溫。
聚鳴投資劉曉龍指出,最近創新藥關注度很高,有人用“中國創新藥的DeepSeek時刻”作為標題。可以看到,只要不是重大突破性的科學發現,一般有路徑可循的科研創新,中國的確在很多行業展現出了實力和效率。所以,只要管理得當,我們企業的競爭力還是很強的,沒有必要對未來太過悲觀。
4月投資需回歸業績
衍進資產指出,每年4月份的投資都不太容易做,因為進入業績的密集披露期,市場關注的重心會逐步轉到公司的業績兌現度上。建議重新回歸投資本質,尋找業績增長明確且當前估值較低的行業和公司,降低對講故事類、蹭概念類公司的投資預期,把重心放在深度研究上。
該機構進一步指出,從配置的角度可以進一步降低熱門題材的配置比例,增加部分消費、醫藥、新能源等低估值行業的配置,這些無人問津的行業已經被擠干了估值的“水分”,可以從中挖掘一些有持續業績增長的優秀公司。
相聚資本也表示,4月份是業績密集披露期,不管是年報還是一季報,都有較強的參考價值。投資還是會聚焦在那些基本面優秀、具有極強經營韌性的公司,同時積極把握行情輪動帶來的機會,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多抓魚,抓大魚”。
4月波動加劇,機構建議積極應對
拾貝投資認為,4月會是一個很波動的月份,一是國內經濟數據會逐步驗證今年以來的成色,二是海外的沖擊和波動會加大,我們對中國資產保持中期樂觀心態的同時積極關注變化。
進化論資產建議規避業績差和有潛在暴雷風險警示的公司,業績優秀且有一定價值成長屬性的大型科技互聯網公司在市場下跌時會是比較好的機會。傳統順周期的大公司還需經濟復蘇信號進一步清晰明確。
源樂晟在月度策略中談到,港股市場將進一步分化,但整體表現可能強于A股。不過,最近很多公司的A/H股的價差縮小到歷史最低水平了,這是個值得警惕的點。此外,美股已進入非常復雜的階段,投資者目前對美國的政策預期一頭霧水,需要對美股保持謹慎。該機構認為中國資產指數層面沒有大的風險,但個股的差異性依然會很大。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